什麼才是均衡飲食?

小朋友,你知道什麼樣的飲食才是最正確的嗎?怎麼吃才能頭腦靈光,長得高又不會太胖呢?吃飯配菜外加水果、牛奶…等飲食習慣是很重要的。目前國人飲食結構中,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等三類營養素的比例是 133948,和衛生署建議的最適比例 123058對照,脂肪攝取量偏高,碳水化合物偏低。如此一來,誘發膽固醇過高,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,且營養不均,體內酸鹼值失衡導致癌症發生。

    現在米食的攝取量不足主要原因在於國人減重觀念不正確,很多人認為多吃米食等澱粉類食物容易發胖,其實不然,因為米的營養分配均衡,其中醣類占了八成,其餘是蛋白質、脂肪、維生素及礦物質。如果蛋白質的攝取由植物性轉為動物性很容易造成體重增加。所以怕胖不 吃飯或只吃肉的飲食不但營養失調,也不能達到減肥的目的 。

飲食的改善,老師給你們的建議是:
一、早餐是金、午餐是銀、晚餐是鐵,早餐吃得好,中午吃得飽,晚餐只要七分飽。
二、多吃正餐少吃速食油炸類或麥×勞、肯×雞、50元比薩都是高熱量飲食,吃 一次速食的熱量相當於10001500大卡熱量,佔了一天所需熱量的三分之二,所以少吃為妙,若真要食用,可將飲料用牛奶代替可樂,並把炸雞皮去掉都是可行的方法。
三、少喝含糖飲料,甜食少吃含糖飲料的熱量比想像的還多。一瓶 300cc的飲料就有150卡超過半碗飯的熱量,甜食如蛋糕、餅乾等熱量高的食物可以盡量減少,如三天吃一次,或一星期吃一次,都是可行的辦法喔!
(以上資料部份摘自聯合晚報92.12.22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檢送「教育部校園食品事件處理作業標準說明書」1份

從源頭把關:校園午餐吃得營養,更要吃得健康